近年受到“限抗令”政策的影响,全身抗感染药物用药市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尽管如此,2018年抗感染药在国内样本医院用药大类排名中仍居榜首,占比15.1%。从各大类终端销售来看,抗感染药市场份额仍继续扩大。
从国内样本医院数据来看,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6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46亿元,2018年同比增长2.6%,与国内整体化学药市场增速几乎持平。6年整体市场增长近1.3倍。近年来,在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舒巴坦等产品的拉动下,抗感染药市场略有回暖的迹象。
2018年,国内抗感染药物排名前5位的小类为:头孢菌素类用药金额为125.5亿元,占36.3%;其它内酰胺类用药金额为34.4亿元,占10.0%;青霉素类用药金额为33.8亿元,占9.8%;抗真菌药用药金额为31.6亿元,占9.1%;喹诺酮类用药金额为27.7亿元,占8.0%。
TOP10品种市场表现
2018年国内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感染药中,头孢菌素类有3个:头孢哌酮/舒巴坦用药金额为15.1亿元,较同期增长14.8%;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用药金额为8.3亿元,较同期下降2.8%;拉氧头孢用药金额为7.6亿元,较同期下降17.0%。其他内酰胺类有2个:美罗培南用药金额为7.6亿元,较同期增长3.9%;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药金额为37.6亿元,较同期下降1.2%。喹诺酮类有2个:莫西沙星用药金额为16.2亿元,较同期增长12.0%;左氧氟沙星用药金额为10.6亿元,较同期增长8.3%。抗肝炎病毒药有1个,恩替卡韦用药金额为18.2亿元,较同期下降8.6%。抗真菌药有1个,伏立康唑用药金额为17.2亿元,较同期增长13.9%。青霉素类有2个,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药金额为15.1亿元,较同期增长7.0%。
2018年国内样本医院抗感染药物TOP10用药金额为136.3亿元,其中:3个头孢菌素类用药金额合计为30.9亿元,占22.7%;2个其它内酰胺类用药金额合计为28.0亿元,占20.6%;2个喹诺酮类用药金额合计为26.9亿元,占19.7%;1个抗肝炎病毒药用药金额为18.2亿元,占13.4%;1个抗真菌药用药金额为17.2亿元,占12.6%;1个青霉素类用药金额为15.1亿元,占11.0%。
TOP10品种竞争格局
据国内样本医院数据统计,2018年美罗培南竞争格局为:住友占49.15%,海滨制药占24.94%,石药欧意药业占10.07%。恩替卡韦竞争格局为:正大天晴占45.43%,中美上海施贵宝占38.09%,青峰药业占5.43%。伏立康唑竞争格局为:辉瑞占47.57%,美大康华康药业占13.07%,珠海亿邦占10.51%。莫西沙星竞争格局为:拜耳占58.86%,优科制药占30.64%,天台山制药占10.47%。头孢哌酮/舒巴坦竞争格局为:辉瑞占96.45%,泰盛制药占0.96%,罗欣药业占0.4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竞争格局为:惠氏占22.39%,珠海联邦制药占16.42%,华北制药占14.91%。左氧氟沙星竞争格局为:第一三共制药占36.25%,扬子江药业占26.40%,新昌制药厂占13.28%。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竞争格局为:默沙东占85.66%,海正辉瑞占9.17%,珠海联邦占2.38%。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竞争格局为:海南海灵占71.67%,浙江惠迪森药业占28.33%。拉氧头孢竞争格局为:海口奇力制药占46.95%,海南通用三洋药业占26.76%,石药集团中诺占6.71%。
恩替卡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拉氧头孢三个产品国内企业占据主导;美罗培南、伏立康唑、莫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七个产品外企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辉瑞占据九成以上份额、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默沙东占据八成以上份额。
一致性评价情况
在国内抗感染类药物TOP10品种中,恩替卡韦分散片过评企业4家,恩替卡韦胶囊过评企业4家,伏立康唑片过评企业1家,盐酸莫西沙星片过评企业2家,左氧氟沙星片过评企业1家。
1.恩替卡韦。
截至目前,恩替卡韦已经有多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胶囊剂过评企业有南京正大天晴、海思科、青峰药业、广生堂,分散片剂过评企业有正大天晴、安徽贝克、东瑞制药、青峰药业,片剂过评企业是百奥药业、药友制药。在第一批“4+7”带量采购中,正大天晴以降价94%击败原研药厂家施贵宝而中标。
2.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是目前国内销售额最高的抗真菌药。2018年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上伏立康唑用药金额为12.0亿元,较同期增长13.4%。其中,辉瑞占据47.57%,美大康华康药业占据13.07%,珠海亿邦占据10.51%。
该产品已上市多年,原研企业辉瑞占比依然接近50%。华海药业通过海外转报,在一致性评价上领先国内其他竞争者,有望借此优势快速上量。
3.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由德国拜耳研发,1999年9月首先在德国上市,2002年12月获批进入中国,商品名为“拜复乐”。目前国内共有3家企业参与竞争,涉及的剂型有片剂和注射剂。
2018年,在国内莫西沙星市场中,拜耳的“拜复乐”占58.86%,南京优科制药公司的“佰美诺”占30.64%,成都天台山制药公司的莫西沙星占10.47%。从2013年开始,进口产品增速放缓,国产品种增势显著。目前国内申报莫西沙星制剂的企业已有近百家。
2018年7月6日,东阳光药业莫西沙星片新标准申报通过,是首家过评企业。2018年12月25日,四川国为制药的莫西沙星片按新标准申报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4.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1993年进入我国,商品名为“泰利必妥”,目前国内共有300多家企业获得制剂批文。据国内样本医院数据统计,2012年左氧氟沙星用药金额为9.13亿元,2018年用药金额为10.65亿元,较同期增长8.3%。随着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大量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近几年左氧氟沙星增速减缓。
2018年,左氧氟沙星国内样本医院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有近50家,排名前三位的企业有:第一三共制药占36.25%,扬子江药业集团占26.40%,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占13.28%。前三家企业占整体市场85.9%的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2018年12月24日,东阳光药业的左氧氟沙星片新标准申报通过,被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收录类别为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选自《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