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跨国制药巨头陆续公布其2018半年报,财报结果显示TOP20制药巨头总体销售收入增长率为5.5%,高于全球整体经济增长表现。TOP20巨头中,16家销售额维持增长态势,其中强生、艾伯维、Biogen和新基都有两位数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也有吉利德和梯瓦-21%和-14%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的市场表现无疑是导致市场出现大幅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比于全球,国内医药市场的表现则不理想。尤其是在各项控费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医药市场中占比最大的医院市场表现萎靡,根据最新更新的上海医工院PDB数据,2018年上半年样本医院市场同比增长仅为0.98%,较2017年上半年1.57%的增幅进一步下降。从市场走势来看,医药市场尤其是等级医院市场,已经距离寒冬不远。
是严寒的国内市场,2018年上半年都有一些市场表现优异的品种。同时考虑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长,笔者挑选出全球及国内市场表现最令人瞩目的品种各8个,这些品种中除了泽珂(阿比特龙)同时出现在两个目录,其余品种并无交集,故共有15个品种。笔者对这些品种进行盘点,同时试图寻找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国内外品种市场差异巨大。
全球星
Ocrelizumab(Ocrevus):半年给药一次的单克隆抗体。
Ocrelizumab是近年来又一个“吸金”的多发性硬化用药。
虽然多发性硬化属于罕见病,但该领域市场规模依然达到约200亿美元。尽管患者总数有限,但较高的治疗费用依然让一系列多发性硬化用药跻身重磅级别药物行列,包括克帕松、Tecfidera、Gilenya、Tysabri等。Ocrelizumab是又一个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产品,2018年仅半年时间该药销售额已经达到10.4亿美元,同比增长456%,而距离产品上市也刚好一年。
与一系列名头不小的竞品相比,Ocrelizumab是首个获批的可同时用于RFMS及PPMS亚型的多发性硬化用药,临床试验证实该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可以显著减少疾病复发,大幅减少患者疾病发作时间。
更令人瞩目的是,尽管同样针对CD20,但与利妥昔单抗相比,Ocrelizumab具有更高的人源化程度,并且只需每半年静脉内输注600mg,这无疑大幅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
鉴于这一系列提升,国外市场研究机构预估Ocrelizumab将有望实现4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成为最畅销的多发性硬化用药。
Nusinersen(Spinraza):第一个批准用于SMA的药物。
Biogen和Ionis联合开发的Nusinersen(Spinraza)是第一个获批用于SMA的药物。
SMA(spinal muscular atrophy)即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隐形染色体缺陷疾病,发病率约万分之一,并且是一种高死亡率罕见病,患病新生儿死亡率超过90%。
在Nusinersen之前,SMA尚无有效的治疗用药。Nusinersen属于创新的基因药物,通过AAV9型腺病毒将携带的SMN基因传递给神经系统细胞,从而纠正SMA患者的基因缺陷,实现基因修复。鉴于此,2016年Nusinersen获得FDA批准的消息被放到FDA首页也并不令人意外,研究显示Nusinersen治疗的绝大部分SMA新生儿都顺利存活。
Nusinersen所涉及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领域,产品知名度也不及同期获批的明星产品,但这不影响产品的市场表现。2018年上半年Nusinersen以215%的增速位居销售额逾5亿美元品种的第二位。
卓越的疗效是产品市场成功的一个因素,而每年75万美元的高定价使得药品只需覆盖少量人群就能达到数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医保的支持以及有效才付费的后付费结算机制,使得医保机构愿意为这类患者的高昂治疗费用兜底,则是产品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
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O”“K”之争的领先者。
7月份,Keytruda紧随Opdivo获得了中国药监局的批准。
作为PD-1的双子星品种,两个品种在研发阶段就开始了“瑜亮之争”,不管是FDA批准,核心适应症获批乃至中国等主要市场准入都竞争激烈。
由于Opdivo在FDA批准这一关键取得了优势,故从市场角度来看Opdivo略微取得了先机。但是,Keytruda已经迎头赶上,2018年上半年,Keytruda第一次销售额超过O药,31.31亿美元以及114%的同比增幅都超过了Opdivo,成为暂时的领先者。
2017年,Keytruda被批准用于治疗携带微卫星不稳定性高或错配修复缺陷(MSI-H /dMMR)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这可是FDA首次完全不根据肿瘤的器官分类而根据分子标志物批准肿瘤适应症。而在2018年上半年,Keytruda又有一系列突破,包括晚期宫颈癌和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批,同时单药作为晚期NSCLC一线药物以及针对晚期HCC的两项重要临床研究获得成功。
这一系列进展都增强了Keytruda的产品竞争力,据此EvaluatePharma的最新预测看好其未来市场表现,2024年Keytruda有望成为仅次于修美乐的全球第二畅销药物,年销售额预计达到126.9亿美元。
奥希替尼(泰瑞沙):针对T790M耐药NSCLC。
《JAMAOncology》最新的一篇流调研究显示,2006-2016肺癌依然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肺癌更占据了癌症的很大一部分比例。癌症患者中,EGFR阳性是最常见的类型,针对EGFR阳性的靶向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耐药尤其是T790M耐药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为第一个针对T790M耐药的EGFR-TKI,泰瑞沙对大部分易瑞沙等EGFR-TKI耐药的患者依然有效。2015年泰瑞沙获得FDA批准后市场增长迅速,2018年上半年其销售额已达到7.6亿美元,同比增长89%。
鉴于其在肺癌治疗中的突破性价值,中国肺癌患者备受期待的泰瑞沙也在中国快速获批,据悉整个进口审批流程持续仅7个月。泰瑞沙在中国获批后,迅速占据了一部分肺癌用药市场,PDB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样本医院泰瑞沙销售额达2.9亿元,而去年同期尚不及100万元。此外,泰瑞沙也进入了第三批国家谈判品种目录,有望快速进入医保。
2018年上半年,FDA批准泰瑞沙一线治疗晚期肺癌,使得患者无需先使用一代或二代EGFR药物就可以直接采用泰瑞沙进行治疗,这对泰瑞沙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度拉糖肽(Trulicity):长效的GLP-1抑制剂。
DPP-4、GLP-1和SGLT-2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非胰岛素降糖药物领域。其中,GLP-1抑制剂与传统用药相比在降糖效果确切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较好的控制体重的效果。
GLP-1抑制剂属于大分子药物,只能采取注射给药,长效制剂无疑具有更多机会。作为每周一次给药的GLP-1抑制剂,Trulicity显著提升了药物依从性,因此很快获得了市场认可。2018年上半年Trulicity销售额达到14.6亿美元,同比增长71%。
不久前ADA2018年会公布的一项大型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也将对度拉糖肽使用带来积极影响,即采用度拉糖肽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同时依从性明显提升,患者自主持续用药比例也大幅增加。
阿比特龙(泽珂):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的新希望。
在欧美,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对于常规治疗有效,但对于难治性且产生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患者传统治疗方式并不让人满意。在泽珂获批之前,对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主要采用多西他赛化疗,生存期获益有限的同时患者生活质量受化疗影响严重。
临床研究发现,泽珂联合传统激素药物相比于多西他赛可以显著提升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生存期,同时不良反应轻微,此外对于已采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继续使用泽珂依然能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故泽珂已经被定位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一线选择。2018年上半年,泽珂全球销售额达到17.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前列腺癌在国内发病率日益攀升,因此2015年泽珂获批后,销量同样在国内快速提升,根据PDB数据,2018年上半年样本医院泽珂销售额达到1.37亿元,同比增长达1230%,是同期增长最快的药物。
Secukinumab(Cosentyx):获批的首个IL-17单抗。
在自身免疫领域,TNF-α抑制剂一直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鉴于自身免疫疾病复杂的致病机制,因此单纯针对一个炎症因子靶点并不可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针对包括白细胞介素在内的其他炎症因子靶点药物研发活跃,比如IL-17。IL-17是T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早期启动因子,可以通过促进释放前炎性细胞因子来放大炎症反应。
Cosentyx是诺华2015年获批的全人源抗IL-17单克隆抗体,可在更早的阶段阻断炎症物质的释放,与主要竞品Ustekinumab针对重度银屑病的头对头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Cosentyx疗效显著占优。
除了在重度银屑病领域的统治地位,Cosentyx随后还获批了针对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一系列适应症。
Cosentyx上市初期,国外市场分析师预计其销售额将有望达到20亿美元。不过目前来看,预期已经偏低,2018年上半年Cosentyx已实现12.8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2%,2018年全年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应该不是问题,产品定位也从TNF-α药物的补充向一线药物转变。
阿达木单抗(修美乐):“药王”依然潜力巨大。
如果单纯看2018年上半年的增长率,12%的增速并不高,但市场增长并不仅仅看增长率,增长值也同样值得关注。作为连续蝉联全球药品销售额首位的品种,修美乐在2017H1的88.3亿美元基数下,2018H1依然增长了10.6亿美元,达到98.9亿美元。
修美乐是获批适应症最多的自身免疫疾病单抗品种,已经取得了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克隆恩病等10余种适应症,并且作为第一个获批的全人源化TNF-α单抗,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未来数年修美乐依然有继续增长的潜力。此外,尽管修美乐已有多个生物类似药获批,但艾伯维有信心保证其最重要的北美市场独家销售权利维持到2023年。鉴于此,EvaluatePharma的最新预测依然将2024年全球最畅销药物的“皇冠”留给修美乐。
不过,相比于2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修美乐国内市场表现却不理想,上市多年依然销量平平,2018年上半年样本医院修美乐销售额仅为800万元左右,较2017年甚至还有所降低,主要竞争对手进入新医保而自身却无缘医保无疑是导致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
中国星
西格列汀(捷诺维):首个上市的DPP-4抑制剂
默沙东的捷诺维是DPP-4抑制剂的first-in-class品种,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DPP-4,也于2009年在中国率先上市。不过,捷诺维进入中国早期的市场表现一般,虽然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但产品在糖尿病用药领域份额依然很小。
作为DPP-4抑制剂,捷诺维与传统口服降糖药物相比,不宜导致低血糖,副作用较少,此外控制体重的获益以及每日一次的口服给药都利于临床推广,不过过高的日治疗费用阻碍了产品上量。2017年捷诺维没有经过价格谈判直接进入了新医保目录,作为高金额的慢病品种捷诺维进入医保获益明显,从样本医院市场表现来看,2018年上半年捷诺维样本医院销售额为1.03亿元,同比增长146%,在过亿品种中仅次于泰瑞沙和泽珂。而根据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作为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这无疑将有助于捷诺维抢夺部分磺脲类降糖药物市场。
PEG-rhG-CSF(津优力、新瑞白):国产长效升白针。
根据2017版中国《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包含铂制剂、紫杉醇类以及抗代谢药物等常见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导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都超过20%,故指南对粒细胞减少症建议采取预防和针对性治疗,维持正常的粒细胞水平。在用药选择方面,指南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GSF)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GSF)给予同等级别推荐。由于rhG-GSF半衰期短暂,因此一般14-21d的化疗疗程需要多次给药,PEG-rhG-GSF则可以实现一次化疗疗程给药1次。
尽管安进的长效制剂培非格司亭已经在欧美上市多年,但其并未进入中国。因此,直到石药的津优力和齐鲁的新瑞白相继上市后,国内才有长效G-CSF用于临床。PEG-rhG-CSF在中国上市后迅速替代了部分短效制剂市场,特别是2017年进入医保后增速加快,PDB样本医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PEG-rhG-CSF销售额达到3.83亿元,同比增长134%,两个国产产品津优力和新瑞白几乎平分了市场。
吉非替尼:进口国产产品共同增长。
作为首批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医保的品种之一,吉非替尼持续保持了销售持续增长,虽然第二代和第三代EGFR-TKI药物陆续进入中国,但吉非替尼始终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015年吉非替尼通过大幅降价进入医保后销售额大幅增长,目前不到7000元的月治疗费用加上医保报销,个人承担部分已经不高,而2016年12月齐鲁的吉非替尼仿制药获批,其价格约为原研药的七成,更降低了患者经济承受压力。
2018年上半年,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原研药易瑞沙样本医院销售额为3.15亿元,同比增长90%;而齐鲁的吉非替尼销售额为0.58亿,同比增长432%。虽然近期预计有数个仿制药可能会在国内获批,但基于吉非替尼的市场潜力以及易瑞沙品牌和齐鲁首仿药的先发影响力,两个产品依然有望维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非布司他:关注度颇高的痛风用药。
不管是欧美还是中国,痛风都是一种发病率日益攀升的代谢疾病,主要原因在于酗酒和高嘌呤食物的过量摄入,最新的流调研究显示中国成人痛风患病率已经达到3%。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有抑制尿酸形成和加快尿酸排泄两个方式,鉴于传统的痛风用药包括苯溴马隆、别嘌醇等均存在潜在的严重安全性问题,故安全性更高的非布司他上市后无疑得到了大量患者的青睐,并且在非布司他在中国大陆上市前就形成了巨大的跨境代购市场。
2013年,国产非布司他上市,除了首仿的朱养心药业,还包括万邦和恒瑞。在原研药没有进入中国的情况下,3家企业分享了巨大的非布司他市场。2017年,非布司他进入医保后更是快速放量,2018年样本医院非布司他销售额达1.3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万邦和恒瑞分别占据47%和36%。
替诺福韦:调价和医保助力市场占有。
作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是目前一线的针对乙肝和HIV病毒用药。鉴于中国巨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基数,替诺福韦备受大量肝病患者关注。然而,替诺福韦原研药韦瑞德进入中国后定价过高,1500元/月的治疗费用让大量患者望而却步。
不过,替诺福韦在第一次国家价格谈判中67%的极大幅度降价换取医保的支持,这一转变瞬间刺激了多年间市场开拓缓慢的替诺福韦市场,产品销售迅速放大。
2016年,倍特的首仿替诺福韦获批,随后广生堂、安徽贝克生物、齐鲁和正大天晴的仿制药也陆续获批。仿制药的获批进一步加快了替诺福韦的上量,根据样本医院数据,2018年上半年替诺福韦销售额达到2.03亿元,同比增长101%。6个厂家中,原研方占据76%的市场份额,排名其后的是倍特(占据16%份额)。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澳):独家的国产TPO。
包括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内的原发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都有提升患者血小板的临床需求。升血小板的常规方法包括原发病的控制、输注血小板和给予rTPO(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特比澳是国内自主研发的rTPO,产品已经上市超过10年,持续保持增长趋势,加之进入最新医保目录,故2018年增速进一步加快。2018年上半年,特比澳样本医院销售额达到3.92亿元,同比增长82%。
PK 全球和国内畅销品种差异原因分析
尽管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差异逐步变小,但在医药市场,这一区别依然明显,在2018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优越的品种中,同时出现在全球和国内榜单的仅有“泽珂”一个品种,其余品种具有较大的差异。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疾病谱、政策影响、孤儿药的差别。
首先,疾病谱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在西方,目前最受关注的是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而在中国市场,虽然肿瘤也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但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一些慢病,包括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此外传统的感染性疾病市场在中国依然庞大。
其次,中国医药市场依然属于政策性市场,医保、基药、招标等政策性市场准入因素都对市场有较大影响。2018年国内市场增长较快的品种不少都是2017年新医保品种。对于一些新品种,能否通过国家主导的药品价格谈判,也会对销量产生巨大影响。
此外,在中国市场孤儿药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的时候,而欧美罕见病用药市场已经成为快速扩大的一块领域,欧美孤儿药不少都能成为重磅炸弹级别品种。究其原因,欧美对孤儿药的超高定价,以及保险买单降低患者的承受力,推动了孤儿药市场的发展,到2020年全球孤儿药市场有望达到1780亿美元,占整个药品市场的两成。对于罕见病,欧美会通过高定价扶持企业关注并研发针对性治疗药物,因此哪怕是年治疗费用达数十万美元的药品,医保机构也会选择买单。在医保支付方面,国外也有一系列创新,比如对于创新高价药,医保往往也是将报销和达成疗效进行挂钩,有效付费的支付策略值得国内借鉴。
(选自《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