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药企将药物研发瞄准肿瘤治疗的并发症上。肿瘤患者在放疗或化疗后常会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造血机能障碍、骨髓增生异常等症状。临床上特别重视化疗期间白细胞降低的情况,常使用升白药提升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聚乙二醇化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简称长效G-CSF)主要用于防治化疗等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长效G-CSF与普通G-CSF相比,半衰期短,作用时间长,可以大大减少注射次数;同时在肿瘤放化疗阶段相关适应症疗效更好。依据国外市场发展态势,未来长效G-CSF替代短效G-CSF是必然趋势。
全球长效G-CSF占主导
安进的长效G-CSF“Neulasta”全球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据专家预测,国内短效G-CSF终端市场规模在50亿元左右,长效价格更高,未来国内长效G-CSF市场空间将在50亿元左右。
安进自1992年全球首个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rhG-CSF产品上市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rhGCSF产品主要分为短效和长效两大类,长效rhG-CSF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非格司亭是Amgen公司于1991年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全球首个rhG-CSF产品,其商品名为“Neupogen”,主要用于预防化疗后癌症患者免疫力下降所引起的恶性感染的发生,该产品在Amgen公司占据长达20多年的市场领导地位。聚乙二醇化非格司亭为Amgen公司2002年上市的全球首个长效rhGCSF产品,其商品名为“Neulasta”。
据全球畅销药数据,2013年,长效G-CSF销售额为43.92亿美元,短效G-CSF销售额为13.98亿美元,前者占据75.9%份额。
从2001~2013年全球rhG-CSF发展趋势来看,rhG-CSF销售额由2001年的15.8亿美元逐年增加至2013年的5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3%。其中,长效产品的销售额由2002年的4.6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43.9亿美元,11年销售额增加了近9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2.7%。短效产品的销售额由2001年的13.0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4.0亿美元,期间历经跌宕起伏,增速较为缓慢。目前全球G-CSF市场整体表现平稳,Amgen公司一家独大。
国内短效G-CSF国产品垄断
日本协和麒麟rhG-CSF产品于1993年获批进入我国,随后几年,国产重组G-CSF陆续上市,目前国内已有20多家企业参与竞争,竞争程度较为激烈。从2005~2013年整体销售趋势来看:2005~2012年,该产品一直呈增长趋势;2012~2014年市场处于平稳期。2005~2014年,rhG-CSF年复合增长率为10.3%,用药金额从2005年的2.9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7.1亿元。
2014年,国内重组G-CSF药物用药金额排名前5位企业是:山东齐鲁制药用药金额3.1亿元、协和发酵麒麟8709万元、浙江杭州九源5704万元、哈药集团生物5328万元、福建厦门特宝生物4044万元;市场占比分别为44.1%、12.3%、8.0%、7.5%和5.7%。
目前,国内G-CSF市场主要由国产品种垄断。其中,齐鲁制药在国内样本医院的份额由2005年的24.5%提高到2014年的44.1%,位居市场首位;而麒麟鲲鹏(日本)的份额由2005年的27.5%降到12.3%。
齐鲁制药G-CSF产品商品名为“瑞白”,2005~2014年在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由7046万元增加到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左右。从国内G-CSF市场来看,国内短效产品厮杀较为激烈,国产品牌齐鲁“瑞白”一家独大。
升级换代在即
欧美从2003年开始已经进入长效G-CSF时代,目前国内还处于短效产品的厮杀阶段,升级换代的市场机会已经来临。
石药集团百克(济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化rhG-CSF)注射液于2011年10月获批上市,商品名为“津优力”,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3.0mg。据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津优力2012年销售额为20万元,2013年销售额为401万元,2014年销售额为1257万元,逐年上升。
经检索国家药物审评中心数据,目前国内申报该产品的企业有9家,除山东格兰百克生物制药的产品已批上市以外,即将获批上市的有山东齐鲁、江苏恒瑞医药,后面还有双鹭药业、杭州九源基因工程、厦门特宝生物工程等多家企业。(选自《医药经济报》)